你是否正在考慮與孩子一同享受衝浪的樂趣呢?衝浪是非常適合親子共度時光的活動,但若想讓孩子安全又愉快地開始這項運動,選擇合適的衝浪板非常關鍵。
本篇文章將介紹從挑選適合兒童適用軟板的重點,到親子一同享受衝浪的技巧,提供對於初次體驗衝浪相當實用的資訊。

本篇指南將帶大家了解:

  • 最適合兒童使用的軟板特徵與尺寸
  • 安全、愉快地開始衝浪的要點
  • 如何配合小孩的成長挑選合適的衝浪板
  • Beach Access 的兒童推薦款

最適合兒童衝浪初體驗的軟板

Beach Access ソフトボードで波に乗る子ども

有了軟板,就算是小孩也能安心體驗衝浪、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樂時光。

當孩子開始衝浪時,衝浪板的首選毫無疑問就是「軟板」。
相較於硬板(即一般衝浪板),軟板擁有許多適合兒童初次衝浪體驗的優勢。

適合兒童衝浪的理由

軟板特別適合兒童衝浪的理由如下:

  • 安全性高:表面採用柔軟材質製成,即使碰撞也能有效降低受傷風險
  • 高浮力:充足的浮力,初次衝浪也能成功體驗乘浪的樂趣
  • 穩定感:寬廣的形狀提供穩定性,更容易保持平衡
  • 輕量設計:輕便的設計讓兒童也能輕鬆攜帶和操作
  • 耐用性:即使粗魯使用也不易受損,使用壽命長

家長心聲:「我為 7 歲的女兒購買了 m-soft 6'0" 衝浪板。它輕便且攜帶便利,現在女兒也能自己拿著衝浪板下水。表面柔軟,即使碰撞也讓人放心。她第一次成功乘浪時的笑容,至今難以忘懷!」(東京都・佐藤先生)

相較於硬板,軟板不僅讓兒童能輕鬆自行攜帶,還因為其較高的安全性,即使接觸時也能減少受傷風險,讓家長更放心。此外,充足的浮力使得孩子能更快體驗成功乘浪的樂趣。

根體兒童身高・體重推薦尺寸

選擇兒童用軟板時,應根據孩子的身高和體重來選擇合適的尺寸。
以下是根據年齡和體型的參考標準:

兒童身高
參考體重
建議衝浪板尺寸
備註
100cm以下 〜20kg 5'0"〜5'6" 適合親子一同使用的尺寸
100〜120cm 20〜30kg 6'0" 適合小學低年級
120〜140cm 30〜40kg 6'0"〜7'0" 適合小學中年級
140〜160cm 40〜50kg 7'0"〜8'0" 適合小學高年級〜國中生

重點!選擇兒童衝浪板時,尺寸非常重要,切忌太大或太小。太小的衝浪板浮力不足,難以乘浪。太大的衝浪板則不易操控,攜帶也會變得困難。請根據體型選擇合適的尺寸。

特別是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,最初他們可能並非單獨衝浪,而是親子一同駕乘(雙人衝浪)。在這種情況下,父母的體型也需要列入考量,選擇較大的衝浪板會更合適。

兼顧安全性與趣味性的挑選要點

要讓孩子持續衝浪,除了安全性,『趣味性』也同樣重要。掌握以下要點,能在選擇衝浪板時兼顧安全與樂趣:

  • 充足浮力:若無法順利乘浪,就無法體驗到衝浪的樂趣。請選擇對兒童體重提供充足浮力的衝浪板
  • 輕量型號:攜帶便利性會直接影響到小孩的衝浪動力。輕便的衝浪板能讓小孩體驗到自己能夠輕鬆攜帶的樂趣
  • 圓形板頭(前端):尖銳的板頭容易造成傷害,選擇圓形設計更能保障安全
  • 柔軟安全舵:對小孩子而言,柔軟的安全舵比硬式板舵更具安全性
  • 明亮顏色:高辨識度的顏色不僅提升安全性,還能激發孩子的興趣
Beach Access ソフトボードで笑顔の子どもサーファー

使用尺寸合適的柔軟衝浪板,孩子們就能開心享受衝浪的樂趣。

此外,請務必穿戴腳繩(安全繩)。兒童適合使用較短的腳繩,但若過短,反而可能增加衝浪板碰撞孩子的風險,因此請選擇長度合適的腳繩。

想了解更多資訊: 想了解更多關於軟板的基本特徵和種類,請參考《軟板完全指南》。

兒童用軟板的挑選方法與注意事項

依據小孩的年齡與衝浪經驗,最適合的衝浪板特性也會有所不同。以下將依照兒童的成長階段,介紹衝浪板的挑選方法與購買時的注意事項。

根據兒童衝浪能力程度的挑選方法

根據小孩的衝浪經驗與技巧程度,適合的衝浪板特性也會不一樣。

初次衝浪(無經驗)

  • 衝浪板特性:優先考慮浮力和穩定性
  • 推薦尺寸:比身高長的衝浪板
  • 推薦形狀:寬大且厚實的款式
  • 推薦系列:Beach Access m-soft 系列

有少許經驗(能基本划水)

  • 衝浪板特性:保持穩定性的同時,也考慮操作性
  • 推薦尺寸:身高 +10〜20 公分
  • 推薦形狀:寬幅但板尾略微收窄的款式
  • 推薦系列:Beach Access m-soft 系列或 Standard 系列

有定期衝浪經驗(能起乘)

  • 衝浪板特性:保持穩定性的同時,也考慮操作性
  • 推薦尺寸:身高 +10〜20 公分
  • 推薦形狀:寬幅但板尾略微收窄的款式
  • 推薦系列:Beach Access m-soft 系列或 Standard 系列

對於初次接觸衝浪的孩子而言,最重要的是累積「成功乘浪」的經驗。因此,具有浮力和穩定性的衝浪板會是理想的選擇。隨著經驗的積累,可以逐漸轉向更具操控性的衝浪板。

安全舵的正確安裝方法 - 和小孩子一起確認流程吧

易於攜帶與操作性的平衡

挑選兒童用衝浪板時,是否易於攜帶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。讓孩子能自己攜帶衝浪板,有助於培養自立心與成就感。

  • 重量:兒童體重的15~20%左右是易於攜帶的參考標準。例如,30 公斤的兒童適合4.5~6 公斤左右的衝浪板
  • 長度與形狀:對兒童而言,過長的衝浪板會不易攜帶與操作。
  • 握把:若重視攜帶便利性,也可以考慮帶有握把的款式

重點!Beach Access 的 m-soft 系列採用輕量化設計,相較於同尺寸的其他系列更加輕便。例如,m-soft 6'0" 僅約 3.2 公斤,輕巧到連小學生也能輕鬆攜帶。

然而,過於輕巧的衝浪板可能無法承受海浪的衝擊力,並且會影響操控性。特別是對體重較輕的兒童而言,具備一定重量的衝浪板在乘浪時可能更穩定。請根據孩子的體型與浪況,考量最合適的平衡點。

設計與顏色的重要性

讓孩子享受衝浪,除了功能面之外,外觀也是重要因素。擁有喜愛的衝浪板,能大幅提升學習的動力。

  • 顏色選擇:孩子喜愛的明亮色系不僅能振奮精神,在海中也具有較高的辨識度,從安全角度來看同樣具備優勢。
  • 個性化:可以幫衝浪板取個名字,或貼上喜歡的貼紙展現獨特性,讓孩子對衝浪板產生情感。
  • 親子衝浪板:親子選擇不同顏色或相同系列的衝浪板,也能提升孩子的參與感。
Beach Access ソフトボードでシェアライドを楽しむ親子

親子一同乘浪分享喜悅也是軟板的魅力

不過,請避免僅以外觀設計作為選擇依據。即使造型討喜,若尺寸或性能不符合孩子需求,最終仍可能無法順利使用。理想的做法是優先考量功能性,再進一步挑選喜歡的設計。

注意!提醒小孩衝浪板怕陽光直射與高溫,使用後應儘量保存在陰涼處。特別是色彩鮮豔的衝浪板,容易因暴露在陽光下而褪色。

與孩子一同創造一個愉快的衝浪環境

挑選好適合的衝浪板後,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讓孩子安全且愉快學習衝浪的環境。
接下來將介紹幾個重點,從判斷浪況到制定親子規則,幫助創造安全愉快的學習環境。

如何挑選適合兒童安全練習的浪與地點

兒童衝浪初體驗中,浪況和場地的選擇非常重要。
請注意以下幾個重點:

  • 浪高:初學者兒童適合膝下~膝蓋高度的小浪
  • 浪的強度:溫和碎裂的浪(白浪花)最理想
  • 水深:建議在能踩到底的淺灘碎浪處練習
  • 海底:沙灘浪比礁岩受傷風險低
  • 擁擠度:選擇其他衝浪玩家較少的時段或地點
  • 監督制度:選擇有救生員的海灘會更安心

重點!孩子的衝浪初體驗,應選擇夏季的小浪和風力較弱的平靜日子。此外,清晨時段通常人少、風力弱,非常推薦。

特別是對於初次衝浪的孩子,從沙灘邊緣的白浪花區開始是最安全的選擇。不必一開始就挑戰進入外海區域。從能夠踩到底的淺灘白浪花開始練習乘浪吧。

親子衝浪的基本規則與禮儀

與孩子一同享受衝浪的樂趣時,清楚傳達安全須知與禮儀非常重要。事先約定以下規則,以確保愉快且安全的體驗:

  1. 保持在視線範圍內:確保孩子始終在視線內是最基本的前提
  2. 距離限制:明確決定「到此為止」的活動範圍
  3. 約定信號:決定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時的信號
  4. 穿戴腳繩:務必使用連接衝浪板和身體的腳繩
  5. 關照其他衝浪者:教導孩子避免對其他衝浪者造成困擾
  6. 休息的重要性:教導孩子在感到疲倦時應該休息,不勉強自己繼續衝浪的重要性
  7. 環保意識:教導不亂丟垃圾、珍惜大自然的態度

配合小孩的年齡,以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規則非常重要。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,若能解釋「為何需要這個規則」的原因,將有助於加深他們的理解。

帶著軟板前往海邊的孩子 - 事先確實教導安全規則吧

注意!與孩子一同下水時,監護人務必陪同入水。僅在岸上觀察,無法在緊急狀況下迅速應對。此外,也建議讓孩子穿著兒童用救生衣。
特別是對於不擅長游泳的孩子,更是不可或缺的安全裝備。

提升孩子動力的技巧

要讓小孩持續衝浪,維持想衝浪的動力是關鍵。
以下是幾個能激發孩子積極性、讓他們愛上衝浪的小技巧:

  • 小小成功經驗:從一開始就大力稱讚「站起來了」、「有前進一些」等小小成功
  • 不急躁的態度:進步速度因人而異。不急躁,尊重孩子的步調
  • 樂趣優先:比起技術指導,讓小孩了解在海中的樂趣更重要
  • 同年齡夥伴:可能的話,創造與同年齡孩子一起練習的機會
  • 記錄:用照片或影片記錄進步情況,讓孩子實際感受到成長

孩子的專注力和體力有限。與其長時間練習,不如安排短時間、愉快收尾的體驗更合適。
讓孩子懷著「還想再玩!」的心情結束,是維持下次衝浪動力的關鍵。

重點!不只是衝浪,衝浪以外的時光也很重要。一起在沙灘玩沙、撿貝殼、觀察海邊的小生物…這些體驗能讓孩子更親近大海,培養對自然的喜愛之情。

另外,也可以考慮報名兒童衝浪學校。接受專業教練的適當指導,進步也會更快速。
親子一同參加課程,也能學習在家庭中提供支援的方法。

Beach Access 兒童適用的推薦軟板系列

Beach Access 提供多款適合兒童衝浪初體驗的軟板。以下特別介紹推薦兒童適用的型號及其特點。

m-soft 系列:兒童適用的超輕量軟板

m-soft 系列的超輕量設計軟板,非常適合初次衝浪的兒童和體型較小的衝浪玩家。

m-soft 系列特色

  • 輕量設計,兒童也能輕鬆攜帶
  • 重視安全性的柔軟材質
  • 充足的浮力,輕鬆乘風破浪
  • 價格合理,非常適合作為入門款
  • 結構:EPS 發泡板芯、IXPE 發泡板面、HDPE 發泡板底
  • 2兩根龍骨(芯材)確保強度
  • 附帶軟質安全舵,確保安全性
Beach Access m-soft 6'0インチ ホワイト/ブルー ソフトボード

m-soft 6'0" – 最適合孩子衝浪初體驗的尺寸與重量

推薦給兒童的 m-soft 型號

m-soft 6'0"
  • 尺寸:6'0" x 21" x 3 1/8" (183cm x 53cm x 8cm)
  • 體積:52L
  • 重量:約3.2kg
  • 適用兒童:小學低~中年級(身高約 120cm~140cm)

這個型號作為兒童適用的尺寸,特別受到歡迎。
輕量且易於攜帶,充足的浮力讓初次衝浪的孩子也能體驗乘浪的樂趣。

m-soft 7'0"
  • 尺寸:7'0" x 22 1/2" x 3 3/8" (213cm x 57cm x 8.6cm)
  • 體積:68L
  • 重量:約4.0kg
  • 適用兒童:小學中~高年級(身高 130 公分至 150 公分)

適合尋求更穩定尺寸的兒童或體型較大的小孩。
高浮力且追浪輕鬆,進步也較快速。

m-soft 系列特別適合「初次衝浪」體驗的兒童。設計注重安全性和易用性,輕量化的特點讓兒童也能輕鬆攜帶,這也是其魅力所在。

配合成長挑選衝浪板的方法

兒童成長迅速,因此從長期角度考慮衝浪板的選擇也相當重要。
以下介紹根據成長階段選擇衝浪板的建議:

  1. 入門板:首先推薦重視安全性和浮力的 m-soft 系列
  2. 能成功起乘後:考慮轉向更耐用的 Standard 系列
  3. 開始追求操作性:選擇重視性能的型號或稍短的尺寸

重點!不建議為了「長大後」而購買不符合兒童體型的衝浪板。太大的衝浪板不易操控,可能無法充分體驗衝浪的樂趣。選擇符合當前體型的衝浪板,才是進步的捷徑。

然而,考慮到經濟因素,每年更換一次並不切實際。例如對於小學低年級至中年級的小孩,可以選擇稍微寬裕的尺寸(如:m-soft 7'0"),這樣可以使用一段時間。

兒童適用的軟板熱門型號與評價

以下我們將介紹 Beach Access 一些兒童適用的人氣軟板型號,同時分享來自實際家庭的評價。

m-soft 6'0" 白/藍

m-soft 6'0

5 星評價!感覺成功起乘的次數明顯增加了。
穩定感極佳。
感覺突然進步了哈哈
會與衝浪板一起努力練習,更熟練地駕馭它❣️

查看產品詳情

m-soft 8'0" 白/藍

[アウトレット] m-soft ソフトボード 8'0" ワックスフリー ※外箱損傷あり

4 星評價!想跟小孩一起衝浪所以買了8'0" 軟板。
雖然 8'0" 無法跟小學生一起雙人衝浪,但在安全的超小浪中,推著衝浪板讓小孩們玩得非常開心!
我自己也挑戰了幾次,感覺從小腿到胸口高的浪都能順利追到浪,非常好玩。
就衝浪而言,我還是個新手,所以不清楚這張板與 PU 板相比如何,但我認為對於新手和家庭來說,這是一塊能夠享受衝浪樂趣的衝浪板!

查看產品詳情

許多家庭對這款作為孩子入門衝浪板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特別是輕量且易於攜帶,以及高浮力讓初學者也能輕鬆乘浪,這些都受到好評。

想了解更多資訊:關於更詳細的尺寸、重量、各系列結構差異,請參考 Beach Access 的軟板系列介紹

查看兒童適用的軟板商品列表

從 Beach Access 的兒童適用軟板商品列表中,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理想衝浪板。

作者

Beach Access編集部

Beach Access 編輯部

與國內外衝浪KOL合作,追蹤最新趨勢與技術。
團隊由軟板設計・製造專家等多元成員組成,為廣大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。

編輯

ヒガシーサー

Higa Shisa

擁有20年衝浪經驗。目前擔任「correct-surf」澳洲線上學校的大使,分享誰都能輕鬆上手的衝浪知識。
社群媒體追蹤者總數超過65,000人。

標籤: 衝浪軟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