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想為自己的衝浪生活增添新選擇,軟板絕對是值得推薦的裝備。不僅外型亮眼吸睛,其特性也適合從新手到高手各種程度的玩家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,都能盡情享受衝浪的樂趣。不過,關於挑選方式、推薦理由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,仍有許多值得了解的細節。

此外,軟板的世界相當多元,從新手到高手、從兒童到成人,都應該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塊衝浪板。從日本國內品牌到海外品牌,無論是新興、經典,還是引領潮流的品牌,本篇文章都將一一介紹,推薦各具特色的軟板與品牌。

並且,想要長久愛用軟板,妥善的保養與維護同樣不可忽視。本篇文章也會說明清潔、保存與簡易修理的方法。

無論你是打算購買軟板、踏入衝浪世界的新手,還是已經擁有軟板的衝浪愛好者,都別錯過這份最完整的軟板挑選指南。

相關文章:想進一步了解軟板,請參考我們對軟板優缺點的全面解析

1.軟板推薦指南

選購軟板時,最重要的是根據體重、技巧等級與使用目的,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款式。

體重會影響板子的浮力與穩定性。例如,成人通常需要較大的板子,但對小孩來說,尺寸不要太大的反而較合適。

技巧等級同樣是重要的參考關鍵之一。衝浪新手應該選擇能輕鬆追到浪的板子;而老手則應根據自身需求挑選合適的款式。

對初學者來說,建議從尺寸較大的板子開始,藉由累積下浪經驗來提升技巧。進階玩家則可選擇體積較小、操控性更高的板子,以挑戰更高層級的技巧。

使用目的也是選板時不可忽視的一環。根據用途挑選,能讓水上活動更加豐富有趣。若對款式感到猶豫,也不妨參考市場評價與口碑。

會廣受好評的款式一定有它的道理。優先挑選評價高的品牌與商品,往往比較不容易踩雷。

希望這份指南能成為選購軟板時的參考依據。幫助大家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款式,盡情享受衝浪樂趣!

1_1.什麼是「軟板」?

軟板是衝浪時常見的一種衝浪板。俗稱泡棉板,顧名思義,採用發泡材質所製成,既輕巧又耐衝擊。

在各類衝浪板中,軟板特別適合新手。原因在於它輕巧耐用。還有攜帶方便、即使摔落也不易損壞等理由,新手也能輕鬆上手。

此外,軟板穩定性良好,有助於取得平衡感,即使是第一次衝浪的人也能迅速享受到衝浪的樂趣。

另一方面,軟板在中、高級玩家間也頗受歡迎。即使在小浪時,也能盡情玩樂,不受浪的大小和力量限制,隨時能享受衝浪的樂趣。

不過,由於軟板的特性,不適合在危險大浪環境下使用。為了安全起見,務必評估自身技巧與浪況,選擇最合適的衝浪板。

若能靈活運用軟板的優勢並加以發揮,就能帶來精彩的衝浪體驗,可以說是一種極致的樂趣。軟板的可能性廣泛,從新手到高手都能盡情發揮。

1_2.軟板的優點

深入探討軟板,也就是「軟式衝浪板」的魅力,就會發現這塊板子能為各個層級的衝浪玩家帶來許多優勢。

軟板本身材質柔軟,具備良好的吸震特性。非常適合學習衝浪的初期使用,能有效減輕摔倒時的受傷風險。實際站在衝浪板上練習維持平衡的過程中,難免會反覆跌落。但是有了軟板,衝擊力道會被緩和,讓人可以安心繼續練習。

此外,軟板重量輕巧,使用攜帶上都非常方便。特別適合搭乘小型車或大眾運輸移動。由於重量輕巧,在海上操控時相當方便,不僅對初學者友善,也讓許多老手愛不釋手。

不過軟板會受到有經驗的玩家青睞的另一大原因是浮力強大。使其能應對小浪,追到浪的機會大大增加。充足的浮力與穩定性,在划水前進時更加順暢。

最後,軟板在色彩選擇上非常豐富,鮮豔或個性化的設計都是其魅力之一。不僅能展現自我風格,也讓人在海上更為顯眼,提升安全性。

綜合以上優點,軟板是一款無論新手或老手都值得推薦的選擇。選對適合自己的板子,才能開心且安全地享受衝浪樂趣。

1_3.軟板的缺點

許多衝浪新手會偏好軟板,但基於其特性,它也有一些缺點。首先是耐用度的問題。軟板,顧名思義,表面採用柔軟材質所製成。

此外,軟板在操控性上也存在侷限。雖然穩定性高,但強大浮力使轉向等操控變得較困難。
相比一般硬板,靈活操控性較差。

軟板的定位也帶來另一個缺點,就是對長期技術提升有限制。雖然對新手非常友善,但當技巧提升到一定程度,想要進階就必須轉換成硬板。

因此,初學者在選購軟板時,需留意這些潛在缺點。不過,軟板依然是讓初次衝浪體驗安全又有趣的重要道具。選購時,務必依自己的程度與目標來挑選合適的衝浪板。

相關文章:若想進一步了解軟板與一般硬板的區別,歡迎參考軟板與硬板的差異解說

2.軟板的選購標準

從新手到高手,選對適合自己的軟板,會大大提升衝浪的樂趣。以下介紹幾個重要的選購重點。

首先,尺寸非常關鍵。依照身高、體力與衝浪技巧,適合的軟板大小會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較大尺寸的板子較容易追浪,且平衡性較佳。但過大則會影響操作靈活度,需多加留意。

板子的形狀會影響到駕乘感,也是選購時的重要參考。新手可選擇寬幅的板子以求穩定,熟練後則可挑窄一點的板子,體驗更敏捷的動作。不同形狀各有優缺點,請依據自身目標與風格做挑選。

材質方面也需注意。軟板有多種表面材質,常見的例如 EVA 或 IXPE,能減緩衝擊並提升安全性。不過,還是要了解材質特性,根據自己的使用情境和預算來選擇。

根據這些標準挑選合適的軟板,能將衝浪的樂趣最大化。擁有自己的風格很棒,添購一張新板子的時機點,也許就是找到自己衝浪風格的契機。

2_1.選擇尺寸時的考慮要點

挑選軟板時,最重要的是根據浪人的「身高和體重」來挑選。一般來說,身高較高、體重較重的人適合選擇較大尺寸的板子。因為越大越穩定,新手也容易上手。

不過,身高體重僅供參考,還要根據衝浪目的和偏好的風格彈性選擇。

此外,技巧等級也是重要的挑選依據。新手的話,建議選大且厚的板子,先抓住乘浪的感覺。有經驗的人則可選擇較小的板子,享受高速滑過浪面的樂趣。

了解正確的軟板挑選方式,盡情享受衝浪樂趣吧。衝浪不僅靠技巧和體力,選對裝備也是成功的關鍵。所以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軟板,盡情衝浪吧!

相關文章:若在挑選軟板尺寸時感到有障礙,請參考軟板尺寸挑選指南

2_2.材質挑選重點

衝浪板的材質會因應浪型、技巧甚至浪況有所不同。以下說明幾種常見材質的特性,幫助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板子。

主要材質包括 PU(聚氨酯)、EPS(發泡聚苯乙烯)和軟板(泡棉材質)三種。

PU(聚氨酯)是傳統材質,彈性與耐用度高。此外,由於容易塑形,能配合個人衝浪喜好微調設計。

EPS(發泡聚苯乙烯)輕盈且浮力強,即使在無浪的情況下也能輕鬆乘浪。不過,浪況不穩定時容易受風影響,較難追浪。

軟板,顧名思義就是採用海綿材質製作而成,具有柔軟的特性。這不僅具備抗震性,也能降低摔倒時的受傷風險。最適合新手、兒童或訓練使用,中高級玩家也會在小浪時選擇軟板,盡情享受衝浪樂趣。

除了材質,形狀和尺寸也很重要。了解材質特性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衝浪板吧。

2_3.品牌挑選重點

選購衝浪板時,品牌選擇是一個重要步驟。高品質的品牌通常也保證了出色的駕乘感與耐用度。不過在挑選品牌時,還有其他幾個關鍵因素需要考量。

首先,要根據自身的技巧等級來選擇。適用新手的品牌與適用老手的品牌在材質與設計上往往有所不同。初學者未必適合頂級品牌,而應選擇最符合自身能力與需求的板子。

其次,使用者的體型、年齡、身高也要考慮。這些條件會影響駕乘感和操控性。例如,體重較重的玩家會最適合浮力強大的板子。另一方面,體重較輕的玩家則適合小巧靈活的板子。

品牌的口碑同樣不可忽視。透過了解消費者評價,可以獲得產品品質、性能和售後服務的資訊。值得信賴的品牌通常代表較穩定的使用體驗與耐用性。

最後,預算也是挑選的重要依據之一。高價品牌若不符合自身需求也沒有意義。而太過便宜的產品則可能在品質上有所犧牲,因此應在預算與品質間取得平衡。

如上所述,挑選衝浪板品牌時有許多需要考量的重點。只要選對符合自身需求的品牌,衝浪的樂趣就能大幅提升。

2_4.價格挑選重點

購買衝浪板時,價格的考量也是一大關鍵。要判斷價格是否合理,需理解幾個影響因素。

所謂 D2C(Direct to Consumer)模式,是指製造商直接將產品販售給消費者,能大幅降低中間成本。由於省去經銷通路與中間商成本,價格通常較為實惠。

多數衝浪板則是透過進口代理商在市場上販售。進口代理商運送產品、繳納關稅並存放在倉庫。代理商需負擔運輸、關稅與倉儲等成本,進而推高售價。此外,產品進入店面後,還會加上人工與廣告等附加費用。

因此,在挑選價格時,最重要的是評估其是否符合品質,即價格是否合理。這需要綜合考量衝浪板的材質、品牌與性能,仔細評估這些地方是否真實反映在價格上。

最後,也應根據自身程度與需求做選擇。對新手而言,CP值高的款式也能帶來良好的表現。另一方面,進階玩家則可能需要更高品質、高性能的衝浪板。

綜合以上所述,衝浪板的價格挑選,應是在多方嘗試與比較後所做出的決定。充分考量產品品質、特性與自身需求後,好好確認想入手的衝浪板是否物有所值、價格合理吧。

3.針對1,045位衝浪愛好者進行的問卷調查

Beach Access 委託問卷調查公司,針對眾多衝浪愛好者進行了問券調查。

調查對象為全國11,000人中,回答「有在衝浪」的1,045位衝浪經驗者,並以線上問卷方式進行。

調查內容涵蓋技巧等級、品牌認知、衝浪板性能需求、購買理由與滿意度等多項主題。

根據部分調查結果,本篇文章特別彙整出關於「推薦軟板」的重點分析。

3_1.一般衝浪玩家的技巧等級

根據問卷結果顯示,新手占三成、初級玩家占三成、中級玩家三成,高級玩家則占一成。
也就是說,一般衝浪玩家中有九成是新手到中級程度。

選錯衝浪板的原因,多半來自技巧等級、體能狀況與衝浪目的不符所導致。

為避免這類錯誤,建議根據大多數衝浪者的技巧等級與使用目的,挑選最合適的衝浪板。

3_2.新手對衝浪板的性能需求

  1. 安全性(58.5%)
  2. 價格(CP值)(52.4%)
  3. 划水輕鬆(51.2%)
  4. 迅速追到浪(41.5%)
  5. 粗魯使用也沒關係(31.7%)

以上排名是根據新手對衝浪板性能的問卷調查結果。

除了上面列出的選項之外,問券中還要求參與者從 21 個選項中選出想要的衝浪板性能。

衝浪新手在選擇衝浪板時,最重視的 5 大特點如上面排名所列。

我們也從調查分析中發現,不同技巧等級(初級、中級、高級)對衝浪板的性能需求各有不同。

3_3.關於衝浪的技巧等級

一般常見的衝浪技巧等級如下:

新手:剛開始學習的玩家。能靠自己追到浪並且從衝浪板上站起來。

初級玩家:能自己追到浪,從起乘到轉向,並且能自主決定退出一道浪。

中級玩家:能靠自己往浪的左右兩側滑行。會運用板緣進行轉向、切迴轉向與Re-Entry。

高級玩家:能掌握浪的垂直路線。透過不同組合技巧參加比賽並累積得分。

4.5 款精選推薦軟板

以下是根據1,045位衝浪者問卷調查中,針對「衝浪板性能需求」排名前幾的項目:

  • 安全性高
  • 划水輕鬆
  • 迅速追到浪
  • 可以隨意使用、攜帶方便
  • CP值高

綜合以上需求,接下來將推薦適合九成新手至中級玩家使用、能盡情享受衝浪樂趣的軟板。

4_1.適合推薦給新手的軟板

  • 有中舵(安全舵)
  • 免上蠟
  • 追浪迅速
  • 有把手

剛開始學衝浪的話,推薦選擇符合上述條件的軟板。

Beach Access「軟板 8’0” 66L 迷你長板 免上蠟」可以滿足衝浪新手的需求,非常適合推薦給新手浪人。在台灣已經累積了 14 則好評,是備受肯定的款式。

4_2.適合推薦給初級玩家的軟板

  • 有中舵
  • 免上蠟
  • 追浪迅速
  • 易操控

對於初級玩家,推薦選擇符合上述條件的軟板。

Beach Access「軟板 7’0” 48L 中長板 免上蠟」是熱銷人氣款,非常好上手。在台灣已經累積 13 則好評。

追浪迅速,從起乘開始就能感受到優異的操控性能,是一款從初級到中級玩家都能輕鬆駕馭的全方位衝浪板。

4_3.適合推薦給中級玩家的軟板

  • 免上蠟
  • 操控輕鬆
  • 可以體驗不同板舵系統帶來的樂趣

對於中級玩家,推薦選擇符合上述條件的軟板。

對中級玩家而言,有些人喜歡在小浪中悠閒享受衝浪,有些則偏好追求高性能與高CP值的衝浪板。因此,別盲目跟風,建議依照個人需求,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衝浪板吧。

Beach Access 推出的「7'0" 48L 中長板 免上蠟」與「7'6" 52L 四舵 中長板 免上蠟」也深受中級玩家喜愛。

許多選擇軟板的衝浪玩家,是為了享受輕鬆自在的衝浪樂趣。

4_4.適合推薦給高級玩家的軟板

  • 操控性能出色
  • 免上蠟
  • 高CP值

對於高級玩家,推薦選擇符合上述條件的軟板。Beach Access 有 HS 系列這類「軟頂硬底」型的軟板可供選擇。

市面上目前也有具備硬板般駕乘感且免上蠟設計的軟板,建議多方參考各種角度,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款式。

Beach Access 也有像「6'4" 42L 中長板免上蠟」這款軟板,即使是短板玩家也會覺得好玩的軟板,在台灣已獲得 30 則好評,是超人氣的暢銷款。

4_5.適合推薦給長板玩家的軟板

  • CP值高
  • 免上蠟
  • 追浪迅速

長板玩家推薦選擇性價比高且免上蠟設計的軟板,省去每次打蠟的麻煩。

Beach Access 的「9'0" 74L Noserider 免上蠟軟板」專為長板新手玩家設計,操作簡單好上手。採用軟板設計,價格親民,CP值極高。在台灣也獲得了 3 則好評。

相關文章:如果想了解更多衝浪新手軟板選購資訊,請參考初學者指南:如何選擇軟板與 7 款板型推薦

5.軟板正確使用方法

軟板適合各種程度的玩家,從新手到老手皆能使用。以下將說明軟板的特色與正確使用方法。

軟板,顧名思義,是採用柔軟材質所製成。與堅硬的硬板相比,可以緩衝跌倒時的衝擊力,讓新手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安心。如果是剛開始學習衝浪的新手,會建議從軟板開始。

軟板的使用方式難以一概而論,需先了解其結構與優點。軟板浮力較大,乘浪時更穩定。
但是,這也代表下浪時機與維持腳下平衡等技巧很重要。

正確使用軟板的第一步,是選擇適合自己體型的衝浪板。這樣才能自然找到穩定的站位。
接著需要練習觀察浪。懂得判斷浪的動向,才能自主控制衝浪板的方向。再來,要確實練習划水與起乘等基本動作。

掌握以上要素,多多累積實際衝浪經驗是通往進步的捷徑。從錯誤中學習,實戰經驗對技術提升不可或缺。想要更進步,建議可以從簡單的花式動作開始,循序漸進挑戰更高難度的技巧。雖然要記住的技巧不少,但只要逐步掌握,就能享受屬於自己的衝浪人生。

5_1.軟板的攜帶方式

  • 裝入板袋攜帶
  • 抓住板身中央
  • 拆下板舵

衝浪板體積大又有重量,攜帶時務必小心。

許多衝浪板的損傷,其實不是在海裡衝浪時發生的,而是在陸地搬運過程中因摔落或碰撞所造成。

因此,請使用板袋來攜帶軟板。

此外,建議在搬運前先將板舵拆下。這不僅提升安全性,也能大幅提升攜帶的便利性。

5_2. 軟板的保存方式

  • 室內保存
  • 避免陽光直射
  • 不建議上蠟
  • 在衝浪板底部鋪軟墊

軟板材質本身容易吸水,完全乾燥往往需要花上數小時。

很多人誤以為衝浪板已經乾了,直接直立放在地板上,結果殘留的海水滲出,不僅弄濕地面,還可能造成掉色或發霉。

另外,軟板不耐熱、也怕長時間曝曬紫外線,建議務必存放於陰涼通風的室內。

此外,傳統軟板需要打蠟與除蠟,過程麻煩,因此會推薦選擇免上蠟設計的款式

最後,由於軟板表面柔軟,若長時間直立擺放,容易導致板尾壓迫變形。建議底部可舖上軟墊,避免前端部分損傷。

5_3.軟板的保養

  • 徹底沖掉海水
  • 不要殘留板蠟
  • 存放於室內陰涼處

軟板因材質柔軟,大幅提升衝浪時的安全性,但若吸入海水後未妥善保養,容易加速劣化。

因此,每次衝浪結束後,都建議用清水徹底沖洗,並完全晾乾後再收納。

另外,板面上若殘留板蠟,不僅可能導致發霉,也會影響材質壽命。為了節省打蠟與除蠟的麻煩,推薦選擇免上蠟款式,使用過程更輕鬆。

需特別注意的是,軟板的材質長時間曝曬容易出現變形或板面剝落。請務必存放於室內陰涼處,以延長衝浪板的使用壽命

相關文章:想了解軟板的詳細保養方法,請參考軟板的使用及保養說明

6.軟板的選購與活用總評

在本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從新手到中級玩家的軟板選購標準與推薦款式。

詳細說明各類軟板的特色、價格帶與尺寸,幫助各階段的玩家都能找到理想的衝浪板。

同時也提及軟板的挑選方式、安全攜帶方法、正確保存與保養方法。只要了解並妥善愛護,軟板就能長久使用。

軟板是體驗衝浪樂趣、磨練技巧的重要夥伴。

不知道該如何選購時,這篇文章就是你的最佳指南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軟板,盡情享受屬於你的衝浪人生吧。

作者

Beach Access編集部

Beach Access 編輯部

與國內外衝浪KOL合作,追蹤最新趨勢與技術。
團隊由軟板設計・製造專家等多元成員組成,為廣大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。

編輯

ヒガシーサー

Higa Shisa

擁有20年衝浪經驗,擔任日本最大規模線上衝浪學校的品牌「Corrective Surf'n' Fitness」大使,長期協助從初學者到中階玩家等各層級衝浪者。
社群媒體追蹤者總數超過65,000人。

標籤: 衝浪軟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