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始衝浪時,首先面臨的煩惱就是「應該選擇哪種衝浪板?」。
特別是軟板因其安全性和易用性而廣受初學者喜好,但實際上,專業衝浪選手在小浪或休閒時也經常使用這類優質衝浪板。

在這份完整指南中,我們將根據 Beach Access 累積的專業知識與經驗,深入解說軟板的定義、種類與特點、選擇要點,以及延長使用壽命的保養方法。

本篇指南將帶大家了解:

  • 軟板的基本結構與特色
  • 如何根據體型和經驗選擇適合的尺寸
  • 延長軟板使用壽命的保養方法
  • Beach Access 三種軟板系列的差異

什麼是軟板?基本資訊與特色

ソフトボードの基本構造

軟板的基本結構 - 特徵是柔軟材質與強大浮力

軟板,顧名思義是表面包覆著柔軟材質的衝浪板。通常在泡沫聚苯乙烯(EPS)等板芯的表面,包覆EVA(乙烯醋酸乙烯酯)或PE(聚乙烯)等柔軟的發泡材料。

基本結構

標準的軟板結構如下:

  1. 板芯:EPS 發泡等輕量且具浮力的材質
  2. 板面(表面):EVA 或 PE 等柔軟的發泡材質
  3. 板底(底部):HDPE(高密度聚乙烯)等光滑材質
  4. 龍骨:穿過衝浪板中心的補強材料(木製或竹製等)
  5. 板舵系統:安裝軟質板舵或硬質板舵的板舵盒與插槽

重點! 與使用玻璃纖維(FRP)等硬質材料的硬板(一般衝浪板)不同,軟板表面柔軟,能夠在碰撞時有效吸收衝擊。

市場地位和歷史

軟板最初是為衝浪學校和租賃用途而開發的。
由於安全性高、初學者也容易上手的特點,從2000年代後迅速普及至一般市場。

近年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,軟板已經超越了「新手專用」的刻板印象,並出現了具備與硬板相當性能的高性能款式。甚至可以看到知名專業衝浪選手使用軟板挑戰大浪,軟板的發展潛力正不斷擴展中。

了解更多: 在《從零開始挑衝浪板:軟板與硬板的特徵與挑選方法》中,詳細解說兩者的差異。

軟板的種類與特徵

ソフトボード

軟板根據結構、用途和性能可分為各種類型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衝浪板,了解這些差異十分重要。

按結構分類

1. 傳統型軟板

  • 特徵:EPS 發泡板芯表面整體包覆軟質材料
  • 優點:輕量且易於使用,價格相對便宜
  • 適合族群:初學者、兒童、休閒衝浪玩家

2. 複合型軟板

  • 特徵:板面採用軟質材料,板底採用硬質材料製成。
  • 優點:兼具軟板的安全性和硬板的性能
  • 適合族群:中級以上玩家重視性能的玩家

按用途分類

1. 初學者入門款

  • 特徵:寬大厚實,具高浮力和穩定性
  • 尺寸範例:7'0"〜8'0"左右
  • 適合族群:衝浪初學者、追求穩定性的玩家

2.  全方位款式

  • 特徵:平衡度良好的形狀,適應各種浪況
  • 尺寸範例:6'6"〜7'6"左右
  • 適合族群:初級〜中級玩家,追求泛用性能的玩家

3. 高性能款式

  • 特徵:反應靈敏,操控性佳的形狀
  • 尺寸範例:5'8"〜6'4"左右
  • 適合族群:中級以上玩家、追求更高操控性能的玩家

按形狀分類

1. 短板

  • 特徵:較細且前端尖銳的形狀
  • 優點:靈活性佳,可進行急轉向
  • 適合族群:有經驗的玩家,想要動態衝浪的人

2. FunBoard/中長板

  • 特徵:介於短板和長板之間的長度和形狀
  • 優點:穩定性和操控性的平衡度佳
  • 適合族群:初級〜中級玩家、想要享受全方位衝浪樂趣的玩家

3. 長板

  • 特徵:8'0"以上的長板
  • 優點:容易追浪且穩定性高
  • 適合族群:初學者、想享受像 Noserider 這種長板風格的玩家

4.  魚板

  • 特徵:寬闊且板尾呈魚尾形狀
  • 優點:即使在小浪中也能輕鬆加速
  • 適合族群:追求小浪專用衝浪板的玩家

Beach Access 提供結合這些特點的三個系列(m-soft、Standard、HS)衝浪板。
關於每個系列的細節,請參考《Beach Access軟板系列介紹》的詳細解說。

選擇軟板的優點

ソフトボードを選ぶメリット

軟板具備多項優點,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,深受衝浪玩家喜愛與支持。

高安全性

軟板最大的特徵就是安全性高。

  • 柔軟材質:吸收碰撞時的衝擊,降低受傷風險
  • 板頭(前端)呈圓形:碰撞時危險性低
  • 板緣(側邊)厚實:穩定性高,減少板子突然豎立的風險

這些特性不僅適合初學者,在擁擠的浪點衝浪或與兒童一同玩水時,也能發揮極大優勢。

新手的上手難易度

軟板能有效幫助初學者順利提升衝浪技巧。

  • 浮力大:容易追到浪(起乘)
  • 寬幅形狀:穩定性高,容易保持平衡
  • 厚實板緣:防止過度傾斜,延長乘浪時間

這些特徵讓初學者更快獲得成功體驗,保持學習動力。同時降低入門門檻,使人更迅速體會衝浪的樂趣。

保養簡單

與硬板相比,軟板的保養更輕鬆。

  • 免上蠟款式: 許多軟板表面採用防滑材質,即使不上蠟也能保持良好的防滑效果
  • 耐輕微刮傷:表面的小傷或凹痕不會影響使用
  • 修復簡單: 小範圍的損傷通常可以使用專用黏合劑輕鬆修復

省去上蠟的麻煩,對微小損傷也不需過度擔心,玩家能更專注於享受衝浪本身。

高CP值且保管容易

軟板還有以下實用優勢:

  • 初期投資較少:通常比同尺寸硬板價格便宜
  • 維修成本低:小損傷不易影響使用
  • 輕量設計:易於攜帶
  • 耐衝擊性:能承受平時運輸過程的小衝擊
  • 取用簡單:可以承受一些較粗魯的動作

這些優勢對於經常從都市開車前往浪點的衝浪玩家來說,尤其具有便利性。

軟板的挑選方法

選擇合適的軟板對衝浪體驗有著極大的影響。需考慮體型、經驗程度、衝浪風格、浪況等各種因素。

Beach Accessのソフトボードで波を待つサーファー

衝浪玩家在 Beach Access 軟板上等浪 - 選擇合適的衝浪板尺寸是進步的關鍵

根據體型、經驗程度挑選尺寸

軟板尺寸主要以「長度(英呎/英吋)」、「寬度(英吋)」、「厚度(英吋)」、「體積(公升)」表示。

不同體重級別的基本指南

體重 初學者建議尺寸 中級玩家建議尺寸
40-50公斤 7'0" (40-60L) 6'0"-6'6" (35-45L)
50-70公斤 7'6"-8'0" (60-80L) 6'6"-7'0" (40-55L)
70-90公斤 8'0"-9'0" (70-90L) 7'0"-8'0" (50-70L)
90kg公斤以上 9'0"以上 (90L以上) 8'0"以上 (70L以上)

※數值僅供參考
最適合的尺寸會根據個人的體力、運動能力以及浪況有所不同。

初學者(衝浪經驗未滿1年)

  • 重視穩定性和浮力
  • 選擇較長的衝浪板(7'0"以上)
  • 推薦幅度較寬的(21"以上)
  • 體積約為體重的1〜1.5倍
初心者女性サーファーがm-softボードに乗っている様子

m-soft 系列浮力較大,即使是初學者也能穩定駕乘

中級玩家(能基本起乘和駕乘)

  • 可改用反應更靈敏的衝浪板
  • 長度約6'0"〜7'6"
  • 體積約為體重的0.7至1.3倍

Standard 系列提供高操作性和反應性,能滿足初學者和中級玩家的需求

高級玩家(能在各種浪況中完成動作)

  • 可以選擇重視高性能表現的款式
  • 範圍在5'6"〜6'6"
  • 推薦複合型結構的款式
上級者男性サーファーがHSフィッシュモデルでターンをしている様子

HS 魚板款適合高級玩家進行動態的花式衝浪風格

更詳細的尺寸挑選說明: 請參考《軟板的尺寸挑選方法》。

根據使用環境(浪的大小、種類)選擇

最適合的衝浪板會根據衝浪地點的浪況而有所不同。

小浪(膝蓋至腰部)

  • 具浮力且划水輕鬆的衝浪板較有優勢
  • 中長板或長板等較長的衝浪板
  • 推薦體積較大的款式

推薦款式: m-soft 8'0"、Standard 8'0"

中浪(腰部至胸部)

  • 全能性能的衝浪板較易使用
  • 中長板型或魚板等寬而短的衝浪板
  • 反應性與划水便利性兩者平衡度佳款式

推薦款式: Standard 7'0"、HS 6'10" 四舵魚板

大浪(胸口以上)

  • 穩定性與體積兩者的平衡度很重要
  • 短板或較短的中長板等反應性佳的衝浪板
  • 三舵或四舵配置的衝浪板

推薦款式: HS 6'0" 雙舵、HS 5'10" 魚板

2人乗りを楽しむソフトボード

m-soft系列浮力較大,即使在小浪也能享受衝浪樂趣,也很適合家庭衝浪

結構、材料特性差異

軟板的內部結構和材料會大幅影響其性能和耐久性。

板芯材質

  • EPS(發泡聚苯乙烯):輕量且具浮力,但吸水後性能下降
  • XPS(擠壓發泡聚苯乙烯):比EPS更堅固,不易吸水
  • PU(聚氨酯):重但便宜且耐衝擊

表面材質

  • EVA(乙烯醋酸乙烯酯):柔軟,具高緩衝性
  • PE(聚乙烯):耐久性高,相對便宜
  • HDPE(高密度聚乙烯):用於板底的光滑材料

補強材料

  • 璃纖維:包覆板芯,提高強度
  • 環氧樹脂:用於黏合與硬化玻璃纖維
  • 碳纖維:輕量且高強度的頂級材料

龍骨(芯材)

  • 木製:傳統且具彈性的補強材料
  • 竹製:輕量且環保的選擇
  • 碳纖維:輕量且高強度的頂級選擇

關於衝浪板耐久性的更多細節:請參考《軟式衝浪板的使用與保養說明》。

板舵配置的選擇

板舵數量和配置會大幅影響衝浪板的操控性與對浪的反饋。

單舵

シングルフィン配置図
  • 直線穩定性佳,能實現順暢轉向
  • 適合緩慢且長的浪
  • 適合喜歡傳統長板風格的玩家

雙舵

ツインフィン配置図
  • 高機動性和速度感
  • 適合小〜中等尺寸的浪
  • 適合喜歡流暢衝浪風格的玩家

三舵(Thruster)

トライフィン配置図
  • 穩定性和迴轉性的絕佳平衡
  • 適應各種浪況
  • 適合追求全方位性能的人

四舵

クアッドフィン配置図
  • 高速度和推進力
  • 適合有力的浪,或在小浪中也想獲得充足推進力時
  • 適合喜歡帶有速度感衝浪的人

預算與耐久性的平衡

軟板在不同價格區間內,結構和耐久性會有顯著差異。

入門級(20,000 至 40,000 日圓範圍)

  • 特徵:基本結構,簡單材料
  • 耐久性:預計使用1〜2年
  • 適合族群:初次嘗試衝浪、偶爾使用的玩家

Beach Access 範例:m-soft 系列

中階(50,000 至 70,000 日圓範圍)

  • 特徵:強化結構,更高品質的材料
  • 耐久性:可使用約2〜4年
  • 適合族群:常規衝浪者、想長期使用的新手

Beach Access 範例:Standard 系列

高階(7萬日圓以上)

  • 特徵:先進的結構技術、優質的材料
  • 耐久性:預計可長期使用4年以上
  • 適合族群:頻繁衝浪的玩家、注重性能的玩家

Beach Access範例 :HS 系列

購買建議:考量投資額和使用頻率,建議從長期視角選擇。
比起頻繁更換便宜的衝浪板,長期使用高品質衝浪板通常更具成本效益。
Beach Access 將根據顧客的預算和需求,協助選擇最合適的衝浪板款式。

Beach Access 軟板系列介紹

Beach Access 提供三種軟板系列,滿足不同需求和經驗程度。每系列都有獨自的特性,適合各種衝浪風格和浪況。

Beach Access 三系列構造比較

m-soft 系列:初學者入門款

m-soft 系列是注重安全性的輕量初學者入門款。

結構特徵

  • EPS 發泡板芯
  • IXPE 發泡板面
  • HDPE發泡板底
  • 2 根龍骨
  • 附帶軟質安全三舵

主要優勢

  • 輕量設計易於攜帶運輸(與其他同尺寸系列相比)
  • 價格合理,降低初期投資
  • 安全性高,初學者或兒童也能安心使用
  • 結構簡單,輕鬆好上手

推薦族群

  • 想輕鬆開始衝浪的玩家
  • 優先考慮安全性的玩家
  • 想把衝浪當作休閒娛樂的玩家
  • 適合做為兒童的衝浪入門款
m-softシリーズを使用する初心者サーファー

m-soft 系列是初學者也能安心享受衝浪樂趣的軟板

主要型號

6'0":最適合兒童或嬌小者的小型尺寸

查看詳情 →

7'0":適合推薦給嬌小〜中型體格者的中間尺寸

查看詳情 →

8'0":最適合初學者的安心尺寸

查看詳情 →

Standard 系列:硬板級的性能與安全性兩者兼具

Standard 系列由世界頂尖技術的 AKU Shaper 設計,結合了軟板和硬板的優點,提供卓越的性能。

結構特徵

  • 1-2 根龍骨
  • 高密度防水 EPS 發泡板材
  • 環氧樹脂塗層
  • 雙層 6oz 玻璃纖維
  • 環氧樹脂補強站立區域
  • 4mm IXPE/EVA 軟質板面
  • 光面 HDPE 板底
  • 多數款式採用 Futures系統板舵盒

主要優勢

  • 接近硬板的性能和反應性
  • 保持充分安全性和易用性
  • 高耐久性,可長期使用
  • 多種尺寸和形狀可選擇

推薦族群

  • 從初學者到中高級玩家皆廣泛適用
  • 尋找可長期使用衝浪板的玩家
  • 尋求接近硬板性能的玩家
  • 重視安全性與性能表現兩者平衡的玩家
Standardシリーズを使用する中級者サーファー

Standard 系列是從初學者到中級者都能長期使用的高性能軟板

主要型號

6'4" 中長板:適合有經驗玩家的靈活款式

查看詳情 →

7'0" 中長板:具備全方位表現,性能和諧的款式

查看詳情 →

8'0" 迷你長板:初學者也會感到安心的穩定駕乘感

查看詳情 →

HS 系列:軟質板面・硬質板底的進階玩家款式

HS(Hanbun-Soft/半軟)系列的特徵是軟質板面、硬質板底的複合型款式。

結構特徵

  • 1-2 根龍骨
  • 高密度防水 EPS 發泡板材
  • 環氧樹脂塗層
  • 6oz + 6oz 玻璃纖維頂層
  • 環氧樹脂補強站立區域
  • 4mm IXPE/EVA 軟質板面
  • 6oz + 4oz 玻璃纖維底層
  • 環氧樹脂硬質板底
  • 標準配備 Futures 系統板舵盒

主要優勢

  • 接近硬板的高性能表現
  • 維持板面的安全性
  • 適合激烈動態的花式衝浪
  • 能讓進階玩家滿意的反應性

推薦族群

  • 中級〜高級玩家
  • 喜愛激烈動態衝浪風格的玩家
  • 追求接近硬板性能的玩家
  • 有經驗且考慮安全性的玩家
HSシリーズを使用する上級者サーファー

HS 系列擁有硬板等級的性能,適合進階玩家進行激烈動態的衝浪風格

主要型號

5'10" Fish:高表現性能的魚板設計

查看詳情 →

6'10" Fish:魚板特有的滑順感

查看詳情 →

7'6"中長板:可實現有型衝浪、尺寸較長的款式

查看詳情 →

軟板的基本保養

適當保養能讓軟板長期維持良好狀態。以下介紹基本保養方法。

ビーチでボードをケアする様子

適當的保養能延長心愛軟板的使用壽命。

使用後的保養

清洗

  1. 使用後務必用清水沖洗整個衝浪板(海水鹽分會損害衝浪板)
  2. 仔細沖洗板舵盒與腳繩連結環周圍吧
  3. 用柔軟毛巾擦乾水分

收納前的檢查

  1. 確認衝浪板有無刮傷或剝落
  2. 確認板舵和腳繩連結環是否正常
  3. 如有上蠟,必要時清除舊蠟
  4. 確保整個衝浪板完全乾燥(尚未乾燥就收納會導致劣化)

重點!使用後的保養大幅影響衝浪板的壽命。特別是在從海上回來後,必須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!

正確的收納方法

適當的收納方式對於延長軟板的使用壽命非常重要。

收納位置

  • 收納時請放置在避免陽光直射的陰涼處(高溫可能導致軟質材料劣化、變形)
  • 避免高溫潮濕處(濕氣會加速板芯材料劣化)
  • 平放在平坦的表面上,或使用專用板架收納

收納姿勢

  • 理想狀態是平放
  • 如果不得不直立存放,請將板尾穩固靠在地板上,並使用支撐物固定,以防止前後傾倒
  • 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收納(可能會導致軟板變形)

使用衝浪板套

  • 收納時建議使用衝浪板套
  • 板套不僅能防塵和刮傷,還能防紫外線
  • 待其完全乾燥後再套上板套(潮濕覆蓋會導致發霉、產生異味)

日常保養

透過定期檢查和簡單保養可保持衝浪板良好狀態。

定期檢查

  • 每月檢查一次整個衝浪板
  • 特別注意板面和板底的接合處與板緣

處理輕微損傷

  • 小剝落可使用專用修補組合
  • 表面材料輕微剝落可用防水且有彈性的黏合劑修復
  • 早期的及時處理很重要(小問題可能發展成大損傷)

板舵和腳繩連接環的保養

  • 定期清洗板舵盒,避免沙子和鹽分積累
  • 避免長期安裝板舵(減輕板舵盒負擔)
  • 腳繩連結環也要同樣保持清潔

修復與專業保養

無法自行處理的大損傷需要專業修復。

需要修復的情況

  • 板芯材料外露
  • 有大裂縫或孔洞
  • 板舵盒鬆脫
  • 龍骨損壞

專業修復的優點

  • 使用適當材料和技術確實修復
  • 發現並處理結構性問題
  • 可能大幅延長衝浪板壽命

季節性保養

根據季節的保養也很重要。

夏季保養

  • 請勿放置在車內等高溫處
  • 使用後請特別仔細清洗(紫外線和鹽分的影響較強)
  • 避免長時間將其置於陽光直射處(非使用期間請放在陰涼處)

冬季保養

  • 避免急劇溫度變化(如從溫暖室內突然移到寒冷室外)
  • 注意結露(溫差導致的水滴會加速衝浪板劣化)
  • 使用後請完全晾乾後再存放收納(冬季乾燥需要更長時間)

長期收納時的保養

  • 徹底清洗並乾燥
  • 使用衝浪板套保護板面
  • 水平存放在溫度變化較小的地方
  • 定期檢查狀態

保養相關的熱門文章

常見問題 (FAQ)

下面我們整理了關於軟板的常見問題與解答。

軟板的使用壽命?

軟板的使用壽命取決於使用頻率、使用環境、收納狀態和品質。

一般使用壽命參考值

  • 入門級:1〜2年
  • 中階:2〜4年
  • 高端:4年以上

延長使用壽命的要點

  • 適當的清洗和乾燥
  • 正確的收納方式(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)
  • 及時及時修復
  • 使用適當的收納板套

詳細內容請參考《軟式衝浪板的使用與保養說明》。

軟板適合兒童嗎?

是的,軟板特別適合兒童衝浪。

適合兒童的原因

  • 安全性高,發生碰撞時受傷風險較低
  • 輕量,兒童也能輕鬆攜帶
  • 高浮力,輕鬆追浪
  • 耐久性好,使用上動作較粗魯也不用擔心

兒童尺寸參考指南

  • 小學低年級(〜120cm):約6'0"
  • 小學高年級(120〜150cm):約6'6"〜7'0"
  • 國中以上(150cm〜):約7'0"〜8'0"

Beach Access 的 m-soft 系列 6'0" ,非常適合作為兒童衝浪的入門選擇。

需要上蠟嗎?

大多數軟板板面(表面)使用防滑材質,基本上不需要上蠟。

免上蠟的特徵

  • 板面使用 IXPE/EVA 等防滑材質
  • 保養簡單(無需重新上蠟)
  • 減少衣物和車子的沾染污漬

需要上蠟的情況

  • 如果感到特別容易打滑
  • 競技花式動作需要更強抓地力
  • 表面材質劣化變得容易打滑

如需上蠟,建議選用軟板專用板蠟,使用比一般硬板用蠟更軟的板蠟。
詳細內容請參考《該如何替軟板上蠟?乾淨俐落的除蠟方法?》。

如何選擇腳繩?

腳繩(安全繩)是直接關係到衝浪安全的重要配件。

基本挑選方法

  • 依據衝浪板長度選擇(衝浪板長度+約60cm為建議長度)
  • 初學者建議選擇較粗且耐用的腳繩(約7〜8mm)
  • 選擇捲式(螺旋)或直式腳繩

根據衝浪板長度的建議尺寸

  • 6'0"以下:6'(約180cm)
  • 6'1"〜7'6":7'〜8'(約210〜240cm)
  • 7'7"以上:9'以上(約270cm以上)

Beach Access 提供衝浪板和腳繩的組合優惠方案。詳情請參考腳繩的商品頁面

軟板能像硬板一樣操控嗎?

最新推出的高性能軟板,尤其是HS系列的複合型款式,實現了接近硬板的性能與操控性。

實現類似硬板操控性的要素

  • 環氧樹脂和玻璃纖維補強材料
  • 精密的形狀和板緣設計
  • 採用高品質板舵系統
  • 採用硬質板底(如 HS 系列)

軟板的限制

  • 極端的空中或浪頂動作可能表現不及硬板
  • 整體重量較重,超高速轉向時反應可能會有差異

HS 系列具備足以滿足有經驗玩家需求的性能,而Standard系列則能在多數一般衝浪場景中展現優異表現。

軟板可以更換板舵嗎?

許多中高階軟板搭載與硬板相同的板舵系統,具備可更換板舵的設計。

Beach Access 系列

  • m-soft 系列:基本的固定式塑膠板舵
  • Standard 系列:多數款式採用 Futures 系統板舵盒
  • HS 系列:全系列採用 Futures 系統板舵盒

更換板舵的優點

  • 可根據浪況選擇適合的板舵
  • 板舵損壞時可更換
  • 可根據喜好客製化操控性

單舵的安裝過程展示影片

關於板舵的安裝方法,請參考《如何安裝衝浪板的板舵!完整的初學者指南》。

有其他問題嗎?

歡迎隨時聯繫我們。
我們的衝浪與軟板專家將竭誠為大家提供解答。

聯絡我們

總結:選擇最適合你的軟板

軟板是一種兼具安全性、易用性與性能的衝浪板,深受從初學者到有經驗的衝浪玩家喜愛。選擇適合自己的衝浪板,需要綜合考慮體型、經驗程度、使用環境以及預算等多項因素。

初學者推薦款式

首次嘗試衝浪的人,建議選擇注重穩定性和容易追浪的衝浪板。

初心者向けソフトボードを使った女性サーファー

正在使用適合初學者的軟板進行衝浪的女孩

Beach Access 推薦款式

m-soft 8'0"

最適合初學者的長度與體積,即使在小浪中也能充分享受衝浪樂趣的款式

Standard 7'2"

注重安全性和輕鬆追浪的設計,寬幅板尾提供了穩定感

Standard 8'0" 附帶手把設計

配備攜帶手把的設計,方便搬運,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款

挑選要點

  • 體積約為體重的1.5〜2倍
  • 穩定性佳的寬幅設計
  • 7'0"以上的長度
  • 考慮攜帶便利性

更多細節請參考《從科學角度解析!為什麼軟板是初學者最佳選擇的5個理由》。

中高級玩家推薦款式

有經驗的衝浪者推薦選擇重視反應性與操控性的款式。

上級者向けソフトボードを使った男性サーファー

使用 HS 系列進行動感衝浪的中級衝浪玩家

Beach Access 推薦款式

Standard 6'4" 中長板

有經驗衝浪玩家也會覺得好玩的中長板設計,轉向性能佳且動作輕快

HS 6'10" 四舵 魚板

魚板特有的滑順感,搭配中長板尺寸,帶來輕鬆愜意的衝浪體驗

HS 5'10" 魚板

高性能魚板設計,保持魚板特有的速度與流暢感

挑選要點

  • 體積約為體重的1〜1.5倍
  • 符合喜好衝浪風格的形狀
  • 根據浪況選擇適合款式
  • 注意板舵配置和板尾形狀

Beach Access 的軟板選擇支援

Beach Access 提供多樣化支援,協助每位玩家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軟板。

  • 聯絡我們:若對具體款式選擇有疑問,請隨時透過諮詢表單聯繫我們
    我們經驗豐富的員工將提供專業協助。
  • 您也可以透過 InstagramFaceboock 輕鬆聯繫我們。
    最新資訊定期更新中!

軟板是安全體驗衝浪樂趣的絕佳選擇。希望本篇指南能協助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軟板。
Beach Access 將全力支援您的衝浪生活,幫助您盡情享受與海洋共度的美好時光。

我們希望透過衝浪,讓每個人珍惜與美麗海洋及自然相伴的時光。Beach Access 透過「1% for the Planet」計劃,將銷售額的1%捐贈給環保組織,致力於保護我們活動場所的海洋與自然環境。

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軟板,開啟一場精彩的衝浪之旅吧!

查看軟板產品列表

從 Beach Access 豐富的軟板系列中,挑選出最適合您的理想款式。

作者

Beach Access編集部

Beach Access 編輯部

與國內外衝浪KOL合作,追蹤最新趨勢與技術。
團隊由軟板設計・製造專家等多元成員組成,為廣大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。

編輯

ヒガシーサー

Higa Shisa

擁有20年衝浪經驗。目前擔任「correct-surf」澳洲線上學校的大使,分享誰都能輕鬆上手的衝浪知識。社群媒體追蹤者總數超過65,000人。